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(一百六十一)感动哭了 (第2/2页)
问,扬着笑脸,开开心心等赵宛媞夸她。 “......字,写得不错。” 忍了忍,赵宛媞用力抿住嘴唇,哭笑不得,只能硬压住想说完颜什古文盲的冲动,不过,对她并不是无情,晓得完颜什古费尽心思就是想讨她欢心,亦是心软。 可依然做不到昧着良心夸她,只好捡个最不出错的地方,略微生硬地夸她。 凭心而论,她的字确实写得不错,字骨苍劲,形端而有力,也许和她习武有关吧,赵宛媞难得对她生出欣赏,刚露出些许笑意,猛然注意到信笺的特别。 压金箔,有暗香,她凑近仔细闻了闻,脸色骤然一变。 完颜什古以为普普通通的信笺,其实是当年南唐后主李煜所制的“风月笺”。 唐时,蜀中产纸甚佳,薛涛居浣花溪,泼色制笺,闻名于后世,谓之“桃花笺”。后来盛世,晏几道有《小山词》语:渐写到别来,此情深处,红笺为无色。抒情至深,民间多以桃花笺中的红笺作为男女情书的信笺。 然而少有人知,李煜曾制“风月笺”。虽为国主,然而其人无心大业,放情于声色,尚奢侈,是以锤金箔压在笺纸四角为饰,并把此笺作为与大小周后传情说爱的信物。 南唐为宋所灭后,有旧宫人向太祖赵匡胤献上风月笺求自保,然而太祖观后甚为光火,大为不屑,言:后主丧志与此物也。不许后辈子孙仿制此笺,更不许民间流传。 所以,才会有这么一盒信笺封存于宫内。然而赵宛媞知道此中缘由全因父亲赵佶,他时常将风月笺拿出赏玩,感慨其中技艺精妙,私下里赐给宠爱的几个子女数张。 倒没胆子违太祖训,私制风月笺,赵宛媞感物思人,往日里不打紧,最多悲春伤秋一阵罢了,可如今身陷囹圄,家国难归,不免将南唐灭亡与汴京遭破联系到一处。 醉心享乐的南唐后主李煜,和无心抗金的父亲何其相似! 亡国之恨,如在rou里埋入一根针,总是隐隐作痛,时不时便要提醒她究竟身在何种处境,愧疚和罪孽感又会紧紧纠缠,赵宛媞眼眶一热,两行清泪落下。 “赵宛媞?” 以为她被感动哭了,完颜什古慌忙掏出手帕想给她擦擦泪,可没等过去,赵宛媞忽然抬头,投来的目光分明含着幽怨,完颜什古一怔,急收住脚,没敢再过去。 “我......是不是写得不好?” 百般迁就,完颜什古当真是用了情,赵宛媞却不说话,可憋了好几次都没收住泪,完颜什古局促地站在原地,急得心焦,不由想到她最介意她是金国的郡主。 兴高采烈来,只换得懊丧,完颜什古垂下手,哪还敢去抱她,无奈,又不忍苛责赵宛媞,见她又要哭,心堵得慌,忙道:“好好好,我走就是了,你不哭,不哭......” 灰溜溜夹住尾巴离开,把门带上,完颜什古转出院子,躲在墙角,趁夜色无人留意,靠着矗立的青松,沮丧的叹出口气,后悔得意忘形,非要在赵宛媞面前炫耀文采。 喏,大概写得太差,把赵宛媞气哭了。 又是金人,又写不好情诗,怪不得赵宛媞不喜欢她呢。 可赵宛媞......莫非被剁成rou酱的蔡鞗写诗写得很好? 胡思乱想,一阵恼火一阵颓丧,晓不得什么滋味,还掺进醋意,完颜什古闷闷不乐,不禁去腰间寻母亲留下的玉佩,紧紧攥在掌心,想:要是阿娘在就好了。她最会念诗了,随便再教我几首,就不至于把赵宛媞气哭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