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博狩猎(百合/黄暴/微恐)_第五章我好像见过她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五章我好像见过她 (第1/2页)

    

第五章我好像见过她



    B市,七月,下午一点,省级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。

    盛夏的毒日头正悬在中天,将整座城市炙烤成一个巨大的蒸笼,但在这栋大楼里,冰冷的中央空调隔绝了所有暑气,只余下一片令人心悸的寒意。

    总队偌大的办公室墙上,巨幅电子屏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无声地倾泻,上面跳动着复杂的监测数据和图像,宛如脉搏般急促。服务器机柜嗡嗡作响,像暗沉的鼓点,不断提醒着这里没有片刻的停歇。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,鼠标的轻快点击混杂其中,仿佛是战场上密集的枪声,急促、凌乱,却带着冷硬的秩序。

    长方形会议桌前,十几个人围坐其中,她们是省内顶尖的网安警官、技术专家、警察、犯罪心理分析师等。此刻,大家全都眉头紧锁地盯向前方的主屏幕,神情肃穆。空气中飘散着咖啡与茶叶混合的味道,苦涩、微香,又带着一丝焦灼和疲惫气息。

    她们正在啃一块淬了毒的硬骨头——代号“伊甸园”的未成年人网络性侵害案。

    坐在主位上的程雪岩,将指尖冰凉的触感从光滑的会议桌上收回,贴近了手边那杯微烫的黑咖啡。作为中央网安办公室下设的网络综合治理局副局长,她主持破获过无数重大网络犯罪案件,深知黑暗网络背后的疯狂与狡诈。她这次被紧急下派至B市,临时担任专案组负责人。

    六个月前,邻国H国破获一起震惊世界的网络性侵害案件。几乎是出于一种猎犬般的本能,C国国内资深调查记者冯敏,立刻将目光投向了C国潜藏在网络阴影下的同类罪恶。她用半条命换来的材料,捅开了国内一个隐藏在加密通讯软件深处的地狱。

    起初,冯敏以“潜在贡献者”身份潜入“伊甸园”群,花了两个月时间逐步获取信任,提供了一些伪造的“低级”内容作为诱饵。同时,她秘密联系了网安局的热线,提供初步情报,避免自己孤立无援。卧底总计四个月,她收集了群聊记录、交易截图和受害者的零碎叙述,才正式向警方提交证据。

    但卧底的代价极其沉重。这四个月中,冯敏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受到严重伤害。她常常抑制不住地干呕,胃液的酸涩灼烧喉咙,只能靠冷水大口漱下,勉强压住身体和心灵的反抗与恶心,夜里也时有恐怖的梦魇,将她拖入无尽的深渊。

    然而,当正义的序幕拉开,报复的阴影也随之而至。冯敏报警后不久,群主“Eve”便在数万人的主群里,用一种戏谑的语气公开点名威胁她——“有本事就来抓我。”

    冯敏早已被警方纳入保护,并接受心理干预,但这种漫长而隐秘的心理创伤,不知何时才能止住。

    “伊甸园”,多么讽刺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伊甸园”主群成员已超两万,付费准入,其下更是衍生出“绿奴”、“露出”、“强jianian”等几十个主题各异的子群,总体人数规模已突破十万。群内有严格的准入门槛,需要提交所谓的“原创作品”或支付更高额的费用,交易严格匿名,内容从分享视频、实时直播,到组织线下的“聚会”,形成了一条完整而血腥的产业链。

    由于案件牵涉多名未成年受害者,传播链条跨越多个省份,甚至出现组织化的“线下活动”,在B市省级立案一个月后,中央下派领导小组抵达,成立了联合专案组,统一调度。

    可专案组成立至今,已经整整一个月了,她们面对的依旧是一堵密不透风的高墙。目前抓获的有几个在社交媒体上负责“引流”的外围成员,他们为了赚取佣金,像工蚁一样将新的受害者或猎奇者引入这个地狱。此外,根据资金流向的线索顺藤摸瓜,警方也锁定了一批付费会员和运营者的身份。

    但这些都只是“伊甸园”庞大身躯上无足轻重的末端。至今为止最大的突破,是抓到了一个叫赵明博的中上层核心。

    这次的临时紧急会议,正是由那个身处黑洞中心的魔鬼,“Eve”,亲手召开的,他在群内点名向警方发送了一段视频。

    画面一亮,视频里的背景似乎是一个被刻意布置过的昏暗卧室。镜头粗暴地推近,一个戴着半张黑色面具的女孩蜷缩在地板上,瘦小的肩膀剧烈地颤抖。她身上那件单薄的白色T恤被撕扯得不成样子,裸露出的手臂、小腿、脖颈上,布满了深浅不一的青紫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