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雙筆對證 (第1/2页)
雙筆對證
灰燼未冷,天已放明。 從密倉中帶出的帳冊與香囊、結線樣本,天未亮便已由傅懷瑾安插的線人送往鑑定之處。倉門一關,兩人披著未乾的衣衫離去時,彷彿連倉牆都記下了昨夜一場情與局的餘燼。 「下一步,是筆跡。」 傅懷瑾話語不多,卻準得像刀。昭寧心中一凜,知他說的是:對照。 「我們手上的帳冊雖舊,但註記欄位筆跡清晰——若能拿出岳父與葛懷章早年的親筆信件,並列比對,就能定下圖樣與命題的真正來歷。」 昭寧一邊回想,一邊翻出昨夜在倉中意外找到的幾冊底帳。紙頁泛黃,上頭留有數條硃批與邊注,筆畫瀟灑中帶著一股壓抑之力,像是克制情緒下寫出的字。 她凝視片刻,心中隱隱一動──這筆跡,與她幼時見過父親所寫,極為相似。 尤其那一行:標註在「團壽圖」三字旁的「庚午年春呈羅府」。她記得極清,那句話,她曾在父親舊信的簽條上見過,連落筆的方式都幾乎一模一樣。 傅懷瑾則較為沉穩。他從書架下層取出一隻漆木匣,輕揭封條,指尖緩緩展開一封略微泛黃的書信。 「這是葛懷章當年寄給我祖父的信函。」他低聲道,「我幼時曾偷拿練字,如今反倒能救命。」 信紙上那行筆跡筆鋒清挺,行雲流水。最後落款「懷章」二字,鐫於朱紅小印之下,還依稀留有淡紫花邊──葛家習慣以刺繡圖紋封信,乃是舊例。 昭寧一看,心便沉了下來。 「這筆跡……與團壽圖圖樣角註『蓮心託喜』五字如出一轍。」 她將帳冊與書信並排鋪開,仔細以放大鏡對照筆鋒起落與連筆勁道。墨色深淺、筆頭鋒利處走勢相近,那些細節,騙不了真懂字的人。 「團壽圖,為葛懷章所繪,無疑。」 她話音一落,懷瑾便從另一冊繡局舊帳中,翻出一頁。頁面邊角已微翹,但字跡分明,上有「入庫備送」、「庚午改稿」、「轉呈羅府」等數條備註。 「這,是岳父之筆。」他低聲說。 昭寧驚疑不定,接過帳冊,眼底一寸寸沉下去。 她從小熟悉這筆跡。曾在家中看到父親批註傭帳、擬修禮單時寫過。她也曾被誇寫得像——那是一個女兒想模仿父親的年歲。 但此刻,她卻要親手把這份熟悉,當作罪證來遞交。 「……懷瑾。」 她聲音低啞,像怕驚動什麼不願面對的真相。 「若這些帳冊能證明,是我父親最初掉包了圖樣、轉呈羅府……那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