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記憶成傷 (第1/1页)
記憶成傷
堂審第三日,陰雲壓頂,署外風聲低鳴,像是天也沉了臉色。 堂中氣氛與天色相映成壓,眾人神色肅然,連過堂時的腳步聲,都像踩在水面上,沉重而悶響。 「傳沈夫人上堂。」傳喚聲落,一名身著素衣的婦人踏入堂中──正是昭寧之母,李氏。 隨著一聲清喝,李氏步入正堂,身著素緞襖裙,眉目間已無往日風采。她行至堂中,行禮時指尖微顫,眼神避開昭寧,卻仍朝主審官俯身開口: 「民婦李氏,謹受詢問。」 主審官點頭,目光沉沉:「今日堂上所查,為沈昭璃之來歷與圖樣真偽之責。據先前證據推定,其非沈氏庶出,而為葛家遺孤。此事,李氏可知?」 李氏聞言,身形一震。 她並未立刻開口,只是抬眼看向案後那疊書信與圖樣,視線略有停頓。她知道,無論今日她說與不說,證據已然足以將這一切揭穿。只是這道真相,從她口中吐出,終究仍像是劃開了一道早已潰爛的舊瘡。 她緩緩點頭,聲音乾燥: 「民婦……知。」 堂上低語聲起,羅府與繡局人員皆面露驚色。 昭寧站在一旁,身子雖筆挺,心口卻彷彿被緩緩收緊。那是她母親──親口承認,一場從未說破的錯,竟真實存在。 主審官追問:「當年你可曾親見葛懷章與方芷柔之子女?昭璃是否於彼時被收養於府?」 李氏沉默了片刻,才終於低聲說: 「那年……京繡會爭議四起,我夫與葛家為圖樣之事爭執不休。圖樣被裁定為妖異之作,葛家遭查抄途中,雙亡。那時,一名繡坊舊僕將葛氏所出之女嬰送至我府門口……」 她聲音沙啞,像是從舊夢中剝離。 「我原不敢收,但夫君命我將其安置……註她為庶出,以避查問。」以避查問。她自小就被我以沈氏庶女教養,未曾提過葛家……」 主審官皺眉:「那她與羅府婚事,又是如何成局?」 李氏幾近垂首,聲音低啞: 「當年羅府援助沈家,開口索求嫡女為妻。夫君顧慮門第聲望,不願將昭寧送入羅門,便命我將昭璃頂替成親……我知此事不妥,卻終究……沒能阻止。」 主審官追問:「你可曾反對?」 李氏苦笑,那聲音裡沒有一絲喜悅,只有藏不住的疲憊與自嘲: 「我反過。但他說; 一切,都是為了保全這個家。」 堂上沉默片刻,忽然有聲音冷冷響起。 那不是主審官,而是昭寧。 她站在堂側,眼神冰冷,語調比過往任何一次都要決絕: 「所以你選擇沉默,眼睜睜看著一個無辜的孩子,被捲進謊言與仇恨裡。」 李氏的身形明顯一震,聲音微顫,像是再也撐不住壓抑多年的愧疚與痛: 「我不是那場局的主謀……但我默許了它的發生。我親手把她帶進沈家,讓她以庶女之名立足;一步步走到今日……」 昭寧望著她,眼神再無波瀾,語氣輕得幾乎聽不清,卻句句如刀: 「你不只帶她進了沈家;你也親手,把我推進了一段從一開始就錯位的人生。」 昭寧的眼神沒有淚,卻有數不盡的傷。 她從未怪過母親,卻也從未真正原諒。 主審官沉聲記錄,手中板拍一敲: 「此事關涉身分偽造、圖樣偽證,已非家事可解。本堂將另立審案,查清其間責任。李氏暫行羈押,待後訊斷定。」 李氏沒有抗辯,只輕輕點頭。 當她被帶離堂前的那一刻,目光最後落在昭寧身上,低聲開口: 「阿寧……娘從未想傷你……只是太軟弱……」 那聲「軟弱」,壓垮了堂前的最後一點溫情。 昭寧未答,只緩緩垂下眼。 記憶成傷,不是因為記得太多,而是記得太清楚──她們每一個人,都曾在這場錯局裡,說過「沒辦法」三個字。 只是如今,她終於選擇了,不再沉默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